第484章 通缉李通(第1页)
两人的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他们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应对策略。书房内的气氛凝重而紧张,但两人的友谊在这种生死关头显得更加深厚。
最终,李守决定按照黄显的建议行事,他立刻开始准备上书的奏折。而黄显则承诺会尽自己所能,为李守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同情。
李柏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离开了传舍,他的脚步匆忙,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宛城。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尽快将消息传递给李通。
经过一夜的奔波,天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李柏感到了疲惫和饥饿。他决定在一家酒舍稍作停留,补充体力。酒舍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早起的客人,他们围在告示牌前,议论着最新的朝廷消息。
告示牌上贴着一张通缉令,上面赫然写着李通的名字。人群中传来了各种声音:
“你们看,这李通不是宗卿师的儿子吗?他怎么也会反叛朝廷?”
一个穿着粗布衣的农民疑惑地问。
“听说他本人也是县丞,但后来辞官了。”
一个看起来像是书生的人回答。
“辞官?我看呐,辞官就是对朝廷不满,说不定那时候他就已经心怀不轨了。”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插话。
“哎,这世道啊,连宗卿师的儿子都反了,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还能指望什么?”
一个老者摇头叹息。
“就是,王莽的新政策,改来改去,把我们都改糊涂了。”
一个商贩模样的人抱怨着。
“可不是嘛,新朝的改革,越改越乱,我看这天下是要大乱了。”
一个工匠模样的人附和道。
“你们说,这李通会不会是想恢复汉室啊?我听说,很多人都心向汉呢。”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小声地说。
“嘘,小声点,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旁边的人赶紧提醒。
李柏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他的心情复杂。他知道,这些百姓的议论,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反映出了民间对王莽新政的不满。新朝的改革,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却让民众感到了困惑和不安。
李柏在得知李通被通缉的消息后,心情急迫,他意识到李季可能已经被捕,而他们所携带的信件可能已经被搜查出来。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们的起义计划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朝廷所掌握。李柏知道,他必须立刻返回去通知李通,以便他们能够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李柏放弃了在酒舍进食的计划,他的心情紧张而焦虑。他知道,时间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宝贵,任何的耽搁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李柏的第一反应是立即行动,他必须尽快回到李通那里,告诉他这个消息,以便他们能够重新制定计划,或者至少做好最坏的准备。
李柏匆匆离开酒舍,他的脚步在清晨的街道上回响,他的目光不断在四周扫视,警惕着可能的危险。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李季的担忧,以及对整个起义计划的忧虑。他知道,一旦李季被捕,他们的秘密计划就可能被泄露,而他们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在接下来的路途中,李柏更加小心谨慎,他知道,自己的行动不仅关系到李通的命运,也关系到整个南阳的安危。他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安全抵达宛城,完成他的使命。而那些酒舍中的议论,也成为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忧虑,他知道,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李柏在赶回宛城的路上,到处都是李通的通缉告示,但告示上并没有列出具体的罪证,只是简单地宣布了李通的反叛行为和对他的通缉令。这让李柏感到了一丝不安,他知道,朝廷的这种举动可能是为了制造恐慌和混乱,让民众对李通产生怀疑和恐惧。
李柏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焦虑,他既担心李通的安危,又担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知道,这场风波可能会牵扯到更多的人,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以保护他们所有人的安全。
在李柏的心中,李通不仅是他的亲人,也是他们起义的领袖,他的被捕可能会对整个起义运动造成重大打击。李柏决定,无论如何,他都要尽快回到宛城,与李通和其他同伴一起,共同面对这场危机。
但是,李柏发现尽在南阳外围,也就是临近其他郡的地方有通缉告示,反倒是接近宛城风平浪静,李柏想不明白,难道是李季在传舍暴露了,然后消息还没传回宛城吗。
夜幕如墨,宛城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划破寂静。李柏的身影在夜色中穿梭,他的脚步轻盈而迅速,如同一道幽灵般在屋檐和巷弄间飘忽不定。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通知李通,起义的计划可能已经泄露。
三更时分,李柏终于来到了李府外。他藏在暗处,仔细观察着四周的动静。月光下,他发现李府周围影影绰绰,似乎有不少郡府兵在埋伏。李柏的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知道,这平静的氛围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李柏小心翼翼地绕到了李府的后门,利用他对李府地形的熟悉,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府内。他穿过了后院,来到了李通的书房外。书房的窗户透出微弱的光亮,李柏轻轻敲了敲窗户,低声唤道:“少主。”
李通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见是李柏,不禁诧异:“你怎么回来了?”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少主,事情有变,李季可能暴露了,而且周围埋伏了很多人马。”
李柏的声音低沉而急切,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立刻行动。
李通听了李柏的话,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的心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安,一时间竟愣在了原地。
ddyveshu。ddyv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