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第1页)
第932章
雅图皇太后脸色铁青,言辞间满是鄙夷:“那些在街头巷尾招摇撞骗的说书人,不过是一群信口开河、胡编乱造之徒!他们怎敢妄议历史人物和天下大事?我看天下若有作乱,这些说书人难辞其咎!而那些市井街头售卖的低劣酒水,更是如同泔水难以下咽,至于那些曲子和戏子,更是粗俗不堪,根本无法与华丽典雅的宫廷音乐相提并论!一国之君,竟然沉迷于市井街头,深夜还不知回宫,成何体统!”
宇文顺吉选择了沉默,他并不愿意与雅图皇太后争辩。对他而言,出宫后的那份自由才是最大的快乐源泉。百姓们所喜爱的,他也同样喜欢。他心中暗自思量:为何自己不能喜爱百姓们所喜欢的事物?难道因为自己是帝王,就不能享受百姓日常的吃、喝、玩、乐?在宫人和付太师面前,雅图皇太后对自己的帝王儿子毫不留情,这让宇文顺吉感觉仿佛被当众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羞愤与无奈交织在他心头。
“你倒是说话呀?”
雅图皇太后见儿子沉默不语,倔强地不肯认错,怒气更盛:“乌林珠,去,把戒尺取来,我要亲自打他的手心。还有,把那些新招的侍卫全部召集到弘德殿前,每人杖责一百大板后驱逐出宫,永不录用,以此作为警示。弘德殿内的所有宫人,包括徐虔和苏二憨,一律杖责二十大板。”
“啊呀,母后,万万不可。。。。。。真的使不得啊!儿臣认错,儿臣这就认错还不行吗?”
宇文顺吉急了,终于忍不住失声喊道,语气中充满了惊恐与哀求。
太师付德彪深吸一口气,缓缓上前,语气温和而坚定,劝说雅图皇太后道:“太后明鉴,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臣身为太师,自当承担起教导皇上的重任。然而,皇上尚年幼,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偶尔偏离正道,亦属人之常情。若因此便施以重罚,恐会伤了母子情分,亦不利于皇上日后的成长与治理国家。太后母爱如海,望子成龙之心,臣完全理解。但惩罚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引导与沟通。臣愿与太后共同努力,以更加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帮助皇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回归正道,成为一位真正的明君。望太后三思。”
说完这番话后,太师付德彪恭敬地低下头,口吻中带着一丝自责与恳切:“太后若要惩罚,就请惩罚微臣吧。微臣作为太师,未能尽到监察与教导之责,实乃有失察之罪。”
雅图皇太后闻言,面上掠过一抹复杂的情绪,她冷哼一声,言语间带着几分尖酸与责备:“哼,付太师,您身为当朝大儒,一向睿智果敢,深得先帝的信任与倚重。然而,顺怡这孩子,自小在您的教导下成长,如今却成了天下最大的纨绔之徒,您对此难辞其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宫身为太后,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对您有所责罚。现罚您一年的俸禄,您可有什么异议?”
付太师闻言,心中虽有不甘,但深知此刻辩解无益,于是恭敬地低下头,叩谢道:“臣叩谢太后宽宏大量,甘愿领罚。”
皇帝宇文顺吉见母后意图迁怒于付太师及其他朝臣,心中涌起一股不忍与责任感,他猛地跪直了身子,语气坚定地说道:“母后,此事与付太师无关,儿臣坚决反对母后无故责罚朝中大臣。”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儿臣知道自己犯错,愿意接受母后的任何责罚,但母后不能因此迁怒于他人。那些侍卫、太监和宫女们,他们只是迫于儿臣的帝王身份,不得不迁就儿臣。儿臣要出宫玩耍,他们确实难以阻拦。请母后明察秋毫,只责罚儿臣一人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