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第1页)

“可。”

唐启阳同意,一金换一万钱,这个时代一金是多少克他们不清楚,这金块是四十多克,对方就算是少算也没办法,随即问:“有装刀币的袋卖吗?”

对方回应:“有。”

“买个袋装刀币。”

稍晚,唐启阳和徐兰走在街上,向打铁铺走去,碰到的人很少像他们这么瘦,因为像他们这么瘦的人可以说身无分文,没有能力买东西。

现在兵器还是用青铜做为主,不够的时候用铁做,冶铁技术差,铁做的兵器比青铜做的还差,在战场上耗损也大。

可能一个多月前战场上遗留的废铁比较多,所以徐兰和唐启阳在打铁铺轻易买到现成的铁刀和铁锄,和铁锹差不多功用的铁块,就叫铁锹吧,这些铁制工具贵族们不缺,平民买不起,不算很贵,他们各买两个。

随后夫妻俩进交易东西的市,他们问价格不买,卖东西的商人们都是战后从别的城池运来商品,还有可能是从魏国运来,毕竟邯郸离魏国很近。

交易市人多,他们听到的谈话也多,大家谈最多的崇赞信陵君,信陵君因为窃符救赵不能回魏国,在邯郸居住,言语间都是崇拜。

徐兰和唐启阳则从另一方面考虑,信陵君拿虎符杀将军夺兵权,那个忠君的将军死得挺冤。

但是信陵君救了赵国,避免赵国被秦吞并,威胁另五国。

唉……,以前松儿和棠棠争辩的时候曾经说得不错,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就是杀来杀去,谁也不比谁正义,谁也不比谁高贵。

唐启阳和徐兰在市里问一遍价格后买两块麻布,三十斤麦(袋子一起买下),十斤菽(黄豆),两个陶罐,一大一小,一个杵臼,一对水桶,一根扁担,麻布和陶罐黄豆杵臼放进水桶,徐兰挑着水桶,唐启阳提着麦子。

回去的时候走慢一些,他们快要进北玖里地界时前面有四个人,一个老太…不对,现在称呼老媪,老媪抱着一个孩子,一个年青女子挽着包裹,一个老翁挑着一担东西。

年青女子和小孩的衣着整洁干净,老翁和老媪穿着没有破洞,是条件比较好的人家。

小孩被抱着脸朝后面,徐兰和唐启阳看孩子的脸第一眼反应是这孩子很瘦,身体不太健康,和他们的外孙孙女们小时候差太多,随即回神这孩子已经不错,乡下活下来的孩子和他们一样像骷髅。

徐兰和唐启阳走得慢也比一般人快,两人很快赶上前面的人,从旁边越过他们。

小孩转过头看越过他们的两人,年青女子开口问:“政儿,是饿了吗?”

年青女子说话声音软绵,前面的徐兰和唐启阳相视一眼,他们对这个社会了解太少,不能从说话声分析人的身份和哪里人。

小孩清脆的声音传到前面:“无。”

徐兰和唐启阳没有对这四个人上心,继续向前面走,很快拉开距离,没多久就到现在的家,家是三间夯土墙茅草顶的房子,原男主女回来时房顶都是破洞,现在勉强遮住,下大雨里面肯定也在下大雨,这样的房子在北玖里二十五户人家里算是比较好的。

院子没有围墙,原来有简单的篱笆,现在空荡荡。

两边的房间没有门,原来的木门不知道被谁拆走还是被秦军拆去烧火了,中间的房间有干草扎成的门,里面有一个一百多斤的大石臼,现在叫碓,旁边有个小陶罐,后面地上铺些干草,晚上就睡在干草上,可以说家徒四壁。

徐兰和唐启阳进中间房间放下东西,同时幽幽叹出一口气,相视苦笑,他们上辈子开始时辛苦虽然了一些,但起码文明发展形成一定的规则,底层人也很辛苦,但起码能过得去,不用担心随时没命。

下半生他们生活富足,常常出去旅游,社会繁荣,生活方便,猛不丁来到奴隶社会,衣不能全遮体,更不用说保暖,能吃的东西少,落差实在太大。

用蝼蚁形容底层人再合适不过。

徐兰从空间里拿出两粒巧克力递给唐启阳说:“你舂麦子煮麦仁粥,晚些给原主娘家人送去,我去砍几根竹子,回来再去挖点荠菜。”

她空间里有小号稻谷脱皮机和面粉加工机,但现在不方便用。

原主兰的娘家在北拾里,离得很近,兰的大兄二兄在长平之战中没了,共留下三个孩子,三个孩子侥幸活下来,由兰的阿父阿母和大嫂养着,兰平时也接济他们。

徐兰用原主的身体活过来,这点责任她原意承担,唐启阳没有意见,上辈子他们办孤儿院,养了很多孩子。

现在的气候比上辈子温暖,虽然是早春但野外已经有能吃的小荠菜,麦仁快煮好时放进荠菜一起煮,补充维生素。

竹子用来编东西。

“好。”

唐启阳接过巧克力,剥开包装纸吃进嘴里,把纸给徐兰,徐兰也吃两粒巧克力,把包装纸收进空间,拿着买回来的铁刀出门。

徐兰向紫山方向走去十几分钟,发现记忆中的大片竹林被砍去许多,中间还开出一条能通车的路,路上有车辙,这应该是围城的秦军所为。

她向紫山上看,山上的树木很可能也被砍去许多,山上的野猪和野兔野鸡应该没了,毕竟军队的粮草就没有够的时候。

徐兰沿着大路向里走到竹林前,看下四周见没有一个人,放下带来的刀,从空间取出一把砍刀,砍几下一颗竹子便倒下,她砍倒三棵后停手,快手把枝叶全砍去,拿一条小枝条剥两半,用来捆三根竹子,然后拿铁刀扛竹子回去。

她的身体养了五天没有那么孱弱,可以扛更多竹子,但不能那么干,被人看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