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1页)
嬴政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憎。
齐派的儒者听主持修史的人是李方和王羽韩非三人,眼都红了,修史啊,这很可能能名留青史的差事,皇上也太信任李方和王羽韩非,老天爷也太偏爱荀子!
春光明媚,阳光暖和,官员们休息的时候忍不住带家人去郊外或河边踏青,亦或和好友去渭河边的酒楼相聚看风景,临江楼和旁边的两个酒楼生意大好,其中以临江楼为最。
如今葡萄酒大受读书人欢迎,三家酒楼都有葡萄酒卖,临江楼的葡萄酒最充裕。
这天休息日上午,嬴政和唐启阳夫妻,还有扶苏坐在临江楼五楼一个临江包厢阳台外,喝茶闲谈,是真的闲谈,谈吃喝生活的小事,消磨半天,用午饭后才回城。
四月下荀,大秦各地举行考试,去年中秀才的人考举人,明年四月在咸阳考进士,因为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科举,没有任何经验,过程中问题频出,所以进度就慢了些。
差不多同时,新城各个工地停工,青壮们回家,准备收冬小麦。
这两年全大秦风调雨顺,商业渐兴,盗匪匿迹,一副和平景象。
老百姓们收完冬小麦交税后,朝廷在老秦人的老地盘关中,上郡,陇西,北郡,汉中发出征兵令,征兵北击匈奴,还是军功授爵制,已有男丁在长沙郡当兵的人家不用出人。
与此同时,南阳郡治和下面各县明确下达征召民夫,去咸阳建皇宫的命令:每户出一个壮丁,第一个月属当年徭役,第二个月干活有钱拿,每日八个铜钱,每月二百四十个铜钱,役期一年。
老百姓们初听里长说去给皇帝建皇宫心里不满,后面听说每个月有二百四十个铜子拿,心里马上愿意了,现在挣铜子比以前容易不少,但钱永远不够用。
有人怀疑问里长:“里长,真有铜子发?”
里长回答:“官方下达的命令是如此,不会有假。”
随后里长继续传达政令:“冬日里咸阳比咱这儿冷,要带着厚衣服和棉被,沿路县城的城门口有便宜的干粮卖,一个铜子能买六个,差不多够吃一天,有免费的开水,都带着竹筒,不要随意在野外打水,水里有虫,好了,大伙回去准备准备,五日后出发。”
朝廷强制征召,部分人再不情愿也得收拾行李,背着棉被衣物跟同一个里的青壮出发,热天里赶路可不好受,各个队伍凌晨出发,中午找树阴休息,晚上天黑透后再歇。
距离武关近的青壮最先到达咸阳,被安排入住一排排整齐并有坑的泥砖房,竟然还有井,这般住宿条件令青壮们惊讶,心里不情愿的人见住的地方可以,心里舒服了许多。
先到达的人休息一天后开工,烧青砖和踩泥摔泥砖。
皇宫动工的日子是太卜算的吉日吉时,八月后才动工正式开建。
同时,征的兵力也陆续到达蓝田军营大营,陇西距离蓝田最远,先到的士兵先训练,北击匈奴的主将已定下,和历史上一样是蒙恬。
这天快中午,唐启阳提两个下饭菜进宫和赢政一起用午饭,两人用完饭后唐启阳和赢政说:“我想跟在蒙将军率的军队后面去北边。”
嬴政不解:“你去北边干啥?”
唐启阳直接说:“晋地有许多煤,同是北边,我跟着去查探,看能不能找到煤。”
鄂尔多斯有露天煤矿,上辈子他们也去过鄂尔多斯,知道露天煤矿在什么位置。
嬴政说:“蒙恬派人去查探就可以。”
唐启阳看着他说:“我运气比较好。”
现在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覆盖,可以推测河套黄河以南的沙漠还不是沙漠,也是森林,在森林里找露天煤矿不是那么好找。
确实是,但北边不安全,嬴政皱眉说:“等蒙恬拿下河套安全了再说。”
唐启阳妥协:“行吧。”
然后说:“你少皱眉,皱眉老得快。”
嬴政暼他:“既然来了,留下帮我看奏疏。”
唐启阳爽快答应:“成。”
嬴政问他:“你老实说,是不是做丞相天天上工,没有休息,你才不做?”
唐启阳:“是,我自由散漫惯了,受不了天天上工。”
嬴政不满:“当初你为何不跟我说?”
唐启阳眨眼:“十天我想休息四天,你会同意吗?”
嬴政没好气说:“不会!”
十天休四天,让别的大臣如何想?
唐启阳不理他的不满,乐滋滋说:“我和你兰从母的人生信条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享受生活,不为难自己,随心所欲,我觉得你是工作狂,还是自虐狂。”
嬴政又不满:“我何时自虐?”
唐启阳:“好吧,你若是觉得忙碌的工作使你快乐,你继续。”
嬴政脸上不高兴:“我在这个位置上能轻松吗?”
唐启阳:“不能,但也不必如此忙,底下的人又不是不能干,扶苏也得增强历练了,玉不琢不成器,扶苏虽然不如你聪明果决,但也很优秀,有足够的判断力,不会轻易被人左右,试着放手让他做事。”
嬴政听劝:“成。”
下午,嬴政和唐启阳在一张桌子两边对坐,唐启阳看奏疏后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递给嬴政,嬴政接过奏疏看一眼,刷刷批示,两人流水线做事,偶尔讨论问题,约一个时辰后把积压的奏疏批完。
两人转移到一边喝凉茶,嬴政和唐启阳说:“以后隔五日你进宫帮我半日。”
有阿叔帮忙,批奏疏不用自己考虑太多,快速利索。
唐启阳问他:“你是不是眼红我过得悠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