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张瑶(第2页)
。
陈默和杨小鱼也看到这件事情的发展,有些担心她的资金支持背后是否藏有其他目的。
张瑶提出要开一个会议,邀请一些她认识的投资人来村里“实地考察”
,并且建议村里的农田按她的建议进行更大规模的种植,并进行包装和品牌化销售。
此时,李明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不再像之前那么关注农田的技术问题,反而频繁出入村委会,似乎在默默参与着张瑶的一些计划。
陈默和杨小鱼越来越感觉到,他们的努力可能正在被某种商业模式所裹挟,甚至有些不受控制。
一场商谈终于在村里的会议室举行了。
张瑶邀请的几位投资人席坐一旁,热情地与村里的一些骨干沟通,几乎没有给村民们任何空间去讨论他们的真正需求。
会议开始时,张瑶直接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打算通过资金投入和市场运作,带动村里的农业产品大规模走向市场。但随即,她的口气转向了“如果村里的合作能顺利进行,大家就能实现共赢”
。
此时,陈默的疑虑终于爆发。
他注意到张瑶不断提到要通过股权的方式吸引投资,并提出村庄的土地可以成为他们公司的“合作基地”
,如果签约了这项协议,村庄将变成外资公司的一部分,而村民们只能作为“员工”
享受分红。
“这就是你们的‘合作’方式吗?”
陈默终于忍不住质疑道,他的声音冷静却充满了愤怒,“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是希望让本地农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把自己卖给外面的人。”
杨小鱼也感到不安,她虽然很信任亲戚,但她的直觉告诉她,这种方案背后似乎藏着更大的风险。
她看着李明,他一言不发,脸上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微笑,但眼神里有些闪烁。
陈默的情绪渐渐失控,他站起身,直接对李明说:“李博士,你是不是也在参与其中?
你从一开始就说自己是来帮助我们,但你和她似乎是一条船上的人,现在变成了‘股份’和‘投资’的局面,你们这到底是在帮助我们,还是在牟利?”
李明显得有些愣住,但随即平静地回应道:
“陈默,杨小鱼,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商业计划,帮助你们走得更远,才能带来更多的机会。”
杨小鱼忍不住反问:
“可你们的‘机会’是建立在我们村庄的土地上?我们不是为了迎合市场,牺牲我们的家园和农民们的生活。”
这个时候,张瑶终于露出了她真正的面孔,她冷笑一声:“杨小鱼,陈默,你们太天真了。
三农计划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商机,才刚刚开始。村庄的资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市场中的一块蛋糕,你们不过是搬运工。”
陈默和杨小鱼的心中瞬间涌起了一股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