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七零:娶了村花后,绿茶前任悔不当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8章 安河村的大力发展(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陈巧云打了下哈欠,继续回房睡觉去了。

最近带两个孩子,确实很累。

加上宝儿也到了淘气的年纪,所以一天要看三个孩子。

看着妻子继续回去睡觉的身影,李忠民却是摇头一笑,随后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现在安河村既然安定了下来。

那么接下来,开始他的布置了。

首先,麻布村那边的鱼苗,必须重新准备好。

毕竟上面给了一万块钱的补贴。

这个钱,自己不用再出了。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李忠民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麻布村勘查一下地形和水源。

免得再出乱子。

当然,李忠民再次去麻布村,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教麻布村养殖技术。

虽然麻布村也有专业的养鱼人。

甚至可以做到全民皆兵。

可他们的养鱼技术毕竟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

跟后世的养鱼知识完全没办法比。

所以,李忠民在麻布村一待,就是整整三天。

整个过程都是亲力亲为。

直到村民们彻底学会了他那套理论。

觉得不会再出意外后,这才告别了麻布村。

回到了村里后,李忠民没有来得及休息。

因为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随着安河村饲料厂的订单越来越多。

加上周围邻村不少村子先后加入这个阵营。

安河村首先要做的,那就是厂房问题。

要知道,之前厂房的面积已经达到了几万平方。

可现在随着订单不断的增加。

他不得不再次扩建。

不过,这一次,李忠民没打算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

而是,直接开立第二分厂。

而第二分厂,也没从村里招人。

因为……村里的人本就不够用了,要是再转移过来,工作效力肯定会降低。

所以,这一次,他决定直接对外进行招聘。

当然,在这个年代,想要招聘,首先得得到县里的允许,方可招工。

否则,就是搞资本主义。

但是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毕竟,在这个年代,本就人口过剩,工作岗位空缺,才让许多知青下乡。

现在安河村能解决这么多就业问题。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